「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学围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心理很脆弱更不敢面对失败。而象棋以独特的趣味性、科学性、严谨性,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象棋可以锻炼少儿思维的条理化,增强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助于孩子竞争意识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学棋为什么输棋反而多了」
在学棋一段时间后,很多孩子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涨棋慢,下棋积极性减退。这时候,老师和家长们要多多鼓励他,开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幼小的心里,对下棋大多只是期望胜利后的喜悦,每个小孩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
「输棋原因解析」
1、心理压力过重,一听对手比自己厉害就害怕。就像战士打仗一样,还没上战场就投降了。
2、外界带来的心理负担,害怕输棋后家长和老师的责备。
3、下棋过于急躁且不爱动脑,一盘棋20分钟甚至10分钟就下完了。
「如何提升孩子对象棋的兴趣」
静其心,方可成其事
因象棋活动本身要求静坐,在孩子学习的同时,对培养孩子的心静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首先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堂课不超过30分钟,课间还讲讲小故事,猜谜语等活动,发一些小奖品,表现优秀的发五角星,那么小孩子就会对象棋产生兴趣,由原来的坐不下来到逐渐适应...
给老输的孩子创造赢棋的机会
多鼓励,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复盘的时候忽视胜负,注重内容,赞赏局中精彩的片段,让孩子体会下棋的快乐。
该鼓励时一定要鼓励
定期给优秀学员适当的奖励,下得好的可以享受在电脑上,下指导棋或者和高手下让子棋,对一些特殊情况不能来上课的要及时电话联系。
多打打比赛
让孩子多打比赛,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加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多表扬
一位好的老师不一定要过多的表扬孩子,但一定要心中有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使每个孩子都能安下心来学习象棋。象棋君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长的支持下,在同学的激励下,每个小棋手都会更加热爱象棋,变得更加优秀!
「老师和家长怎样引导孩子」
早期的入门阶段
老师讲的课生动有趣,感染力强,都能够让孩子迅速地喜欢上象棋。
家长回家后能不厌其烦地陪孩子下棋并让他在遵守下棋规则的前堤下吃到家长的很多子,则孩子的成功感得到极大的满足,自信心大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孩子的学棋兴趣也因此而加强。
孩子水平提高后
家长的期望值增高,但应给孩子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批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上进步很快的。那孩子呢?孩子也时刻在想多赢棋。可是对手并不弱----都是班里同时成长起来的强劲对手,想赢,但非常不容易,稍不留意就输了。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坎: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品尝到挫折和失败的滋味,他需要时间去体验、去理解、去适应。
大部分学棋的孩子输棋后嚎啕大哭就是对所受的挫折和失败缺乏心理承受力。其实,哪些没哭的孩子心里也导常难受,只不过没表现出来罢了。孩子想赢怕输、胜了的孩子想保住成果不愿再下、输了的孩子怕又会输不愿再下,有些孩子连输几盘后下棋都不敢落子了,连棋都不会下了。这时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一个笑脸、一个理解、一个宽容和大度,将会使孩子重新获得力量和勇气,重新点燃去争取胜利的欲望。这对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非常有好处。有些家长不懂输棋孩子的心理状态,忍不住要批评几句,其实是冤枉了孩子,有损他幼小的心灵,对他今后的成长不利。
老师的指导居于主导地位。老师和风细雨的技术指导就象甘露,既抚平了心灵伤口又让孩子学到知识。往后,教师的引导就上升为主要的地位了。在这一阶段,老师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比赛中的胜与负-----胜了并不说明一切都好,还有不足之处;负了并非一无是处,下得漂亮的地方也摆出来供大家学习。